重庆大学电子显微中心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成员
  • 仪器设备
  • 设备预约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开放课题
  • 党建之窗
  • 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报告
  • 通知公告
重庆大学电镜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合作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材料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2022/04/07

2022年4月2日,我院电镜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重庆院)、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等在二维单晶生长衬底铜箔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 “Single-crystal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epitaxy on tailored non-single-crystal substrates”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重庆大学、蔚山科学技术院和中科院重庆院为共同通讯单位,黄晓旭教授(重庆大学)、丁峰教授(蔚山科学技术院)和史浩飞研究员(中科院重庆院)为共同通讯作者,李昕副研究员(中科院重庆院)、吴桂林教授(重庆大学)和张蕾宁博士(蔚山科学技术院)为共同一作。重庆大学作为共同作者参与此项工作的还有唐文新教授、黄天林教授、郦盟博士和博士生郭晶。

 


重庆大学电镜中心黄晓旭团队、唐文新团队与中科院重庆院、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的合作始于2017年。此次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铜箔表面特殊孪晶界面两侧外延生长的石墨烯岛具有定向成核特性,在长大过程中可以拼接为高质量单晶。研究团队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一现象,制备了具有丰富孪晶界的晶圆级铜箔,并在这种多晶铜箔的表面成功地生长了晶圆级单晶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薄膜。这一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利用单晶衬底生长二维单晶材料的局限,大大增加了单晶二维材料的可用性,扩展了对材料外延基础理论的理解。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451-w

上一条:黄晓旭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下一条:黄晓旭教授参与北工大科研团队在晶界滑动原子机制的透射电镜高分辨研究取得新突破

浏览:次 【关闭】

版权所有 ©2018 重庆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